绩效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

2023-10-10


当今的互联网时代,员工的能力,需求,期望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。今天的员工除了依然关注薪资作为基本需求之外,对于团队合作、获得指导、快速的获得自我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、上级主管的领导力、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方面都有着很强的诉求和期望。很多管理者越来越深地感受到:现在的员工“越来越不好管了” ,“队伍不好带了”,“一些员工动不动就不干了”,很多一线主管都有这样的需求:

“绩效奖金力度不够啊,团队小伙伴不能激励到位”

“考核力度还要加大,要不任务完不成”

“奖金也不少发,为什么大家干劲还是不足呢?”

 

 

绩效管理本质就是激励,做到恰当的激励,管理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。管理者可以切身地体会到,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和事,最终目标是通过人即员工,把事即工作目标圆满地完成,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同时发展员工的能力,把事做成。所以绩效管理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设置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期望,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辅导员工,发展员工,激发大家的潜力,发展大家的能力,提升大家的敬业度,多快好省地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。

用一句话来概括,绩效管理的本质就是做好员工的激励,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激发员工从X型变成Y型。

 

大家都知道的管理上一个关于激励的理论:X理论和Y理论。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在研究人性假设和管理方式中提出的。X理论的预设是:大部分员工天生就不喜欢工作;需要通过要求和控制才能把目标完成;他们逃避责任,安于现状。X理论本质上是从不信任的角度出发,对于员工发号施令、监督、核查、做不好就惩罚的机制。Y理论则是基于信任员工,发展员工的理念,认为员工是值得信赖和尊重的。Y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是喜欢工作的,工作可以带来乐趣和享受,人们可以自我管理,自我约束,完成工作的目标。人们也会主动追求更大的责任和挑战性目标,管理者只有激励和支持员工,才能取得最好的工作业绩。

 

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个动作,把你的双臂交叉成X在你的胸前,你们会感受到什么?保护、抗拒、束缚、不自由……大家试想一下,如果员工在接受指令,被监督,惩罚机制主导的绩效制度下,大家自然的感觉就会是X的状态,主管要求什么就只做什么,做多了可能出错,会受到惩罚,上班就想着快点下班,有很强的防备意识,抵触情绪。在这种情形下,可想而知,绩效管理的效果如何了。 接下来大家再把你们的双臂向上尽量展开,呈现Y字形,大家感受到了什么?绽放、自由、蓬勃向上、渴望、潜力无限,你会感到从胸前生出的一种力量,充满热情和渴望投入。在这种Y型状态下,员工会自行设置挑战性目标,自我驱动,自我管理,自我约束,员工需要更多的鼓励、奖励、回报,而更少惩罚。大家试想,如果一个组织大多数员工都激发出这种Y型状态,企业的目标达成,业务推进,开创和创新的状态和结果一定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状态。

 

所以,要做好绩效管理,企业中的管理者一定要激发员工到Y的状态,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绩效管理的效果。